一、传统空气过滤器:高人工成本的 “重灾区”
传统空气过滤器(如板式、袋式、折叠式等)的过滤原理是通过滤材(如无纺布、玻璃纤维)拦截空气中的粉尘颗粒,但随着使用时间增加,滤材表面会堆积污染物,导致阻力上升、过滤效率下降,必须定期维护。其人工成本高的核心环节包括:
高频次拆卸与安装
传统过滤器需定期(通常每 1-3 个月)拆卸外壳、取出滤材。对于工业场景(如电厂、水泥厂、汽车车间),过滤器常安装在高空、管道深处或密闭空间,拆卸需借助梯子、脚手架,甚至吊装设备,1 个过滤器的拆卸 + 安装至少需 2 名工人耗时 1-2 小时。
清洗 / 更换的人力消耗
若清洗:滤材需用高压水枪冲洗、化学药剂浸泡(去除油污)、晾干(自然晾干需 24 小时,烘干需专人操作),1 批滤材清洗需 1-2 人耗时 3-4 小时。
若更换:需人工搬运新滤材(大型滤材单重可达 10-20kg)、裁剪适配尺寸、重新固定,同样耗时耗力。
停机与协调成本
传统维护需停机(避免未过滤空气进入系统),需提前协调生产计划(如停产半天),涉及生产、设备、维修多部门沟通,间接消耗管理人力(如调度会议、流程审批)。
二、自洁式过滤器的 “免拆洗” 机制:从 “被动维护” 到 “主动清洁”
自洁式空气过滤器的核心是内置自动化清洁系统,通过 “在线自洁” 替代人工干预,其关键技术包括:
脉冲反吹自洁(最主流)
滤材表面安装若干脉冲喷吹管,当过滤器阻力达到设定值(如 1000Pa),控制系统自动触发:压缩空气通过喷吹管以 0.2-0.5 秒的脉冲形式反向吹扫滤材,将表面粉尘吹落至下方集尘箱,整个过程在不停机状态下完成(系统仍持续过滤空气)。
智能控制与低频次干预
配备压差传感器、PLC 控制系统,可自动监测阻力、触发清洁、记录清洁次数。人工仅需每 3-6 个月打开集尘箱排灰(耗时 5-10 分钟 / 台,1 人即可完成),无需接触滤材,更无需拆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