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滤阶段: 含尘空气通过滤材(通常为筒式滤芯),粉尘被拦截在滤材表面或内部,洁净空气流出。
压差/时间感知:
压差触发(主流): 内置压差传感器实时监测滤芯两侧压差。当压差达到预设值(表明滤芯积尘达到一定程度,阻力增大),控制系统自动启动清洁程序。
定时触发(辅助): 也可设定固定时间间隔进行清洁,作为压差触发的补充或备用。
自动清洁阶段:
压缩空气反吹(主流技术): 控制系统打开脉冲电磁阀,瞬间释放一股高压(通常4-7 bar)、短促的压缩空气,通过特殊设计的喷管(文丘里管)引导,形成反向气流,强力、精准地冲击滤芯内壁。
清洁效果: 反向气流使滤材产生高频微振动,有效抖落附着在滤材表面及深层的粉尘团块。
粉尘收集与排放: 被抖落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过滤器底部的集尘斗(灰斗)。集尘斗通常配备自动排灰阀(如旋转阀、双翻板阀),定时或定容地将粉尘排出至外部收集系统,无需人工干预。
恢复过滤能力: 清洁完成后,滤芯阻力显著降低,恢复接近初始状态的高效过滤能力,系统继续正常运行。
延长核心设备寿命: 减少压缩机内部磨损(如转子、轴承、阀片),显著延长主机、润滑油和精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,降低大修频率和成本。
维持高效运行: 确保压缩机进气通畅,避免因滤芯堵塞导致进气阻力增加、能耗上升(可达10-15%)、产气量下降。
降低运行能耗: 自动清洁保持低阻力运行,减少压缩机为克服过滤器阻力所做的额外功,直接节约电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