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块化集成设计
设备集成格栅、调节池、生物反应池(厌氧/缺氧/好氧)、沉淀池、消毒池及污泥处理单元于一体,节省占地且支持地埋/地面安装。主体材质可选碳钢、不锈钢或玻璃钢,防腐寿命超50年。
工艺组合多样性
支持AO(厌氧-好氧)、A2O(厌氧-缺氧-好氧)、MBR(膜生物反应器)等工艺灵活组合,适应生活污水、医疗废水等不同场景。
核心处理原理
1. 物理预处理
格栅拦截:去除大颗粒杂物(如树枝、塑料袋),防止堵塞后续设备。
沉淀分离:通过重力沉降去除悬浮颗粒(泥沙、胶体),斜管设计提升效率。
2. 生物降解核心
反应阶段 功能 关键参数
厌氧池 水解酸化有机物,释放磷 DO<0.2mg/L,COD去除率25-40%
缺氧池 反硝化脱氮,聚磷菌释磷 DO=0.2-0.6mg/L,pH回升至7-8
好氧池 彻底分解有机物,硝化氨氮,聚磷菌吸磷 DO≥2mg/L,氨氮转化为硝态氮
MBR膜增效:超滤膜(0.01-0.4μm)替代二沉池,截留活性污泥及病原体,出水SS≤5mg/L,实现高效固液分离。
3. 深度处理保障
化学混凝:投加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,去除胶体及磷。
消毒灭菌:二氧化氯/次氯酸钠灭活病原体,确保水质安全。
适用场景与工艺选型
生活污水:农村/社区选用AO+沉淀工艺,处理量≤200吨/日。
高标排放:工业园区优先A2O+MBR组合,强化脱氮除磷。
医疗废水:MBR+二级消毒,304不锈钢材质防腐蚀。
原理本质:通过 “物理拦截→生物降解→膜分离→化学净化” 四级协同,实现污水的高效资源化与无害化。
智能控制与运行优势
自动化控制
PLC系统实时监测COD、氨氮等指标,自动调节曝气量及污泥回流比,支持手机远程监控。
低维护设计
污泥产量减少90%(MBR工艺),排泥周期>90天;模块化结构便于检修。